首页  | 新闻  | 体育  | 娱乐  | 经济  | 科教  | 少儿  | 法治  | 电视指南  |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
>> 首页

清华博士生首次以第一作者在《Science》上发表文章

央视国际 2003年10月15日 15:33

  《科学》杂志刚发表了他的论文,教授说“他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是迟早的事”  

  白净的脸庞上戴着一副黑边眼镜,朱宏伟看起来有点弱不禁风:1.77米的个头还不到60公斤。可他的同学说:“这叫浓缩精华!”

  “精华”是这样构成的:今年5月3日出版的美国《科学》杂志上,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98级直博生朱宏伟与他人合作,以第一作者的身份,发表了一篇题为《直接合成超长单壁碳纳米管》的论文。

  国外一家相关机构这样评价朱宏伟和同伴们的工作:“取得碳纳米管研究的突破性进展。”

  此前,从2000年开始,朱宏伟已经陆续发表24篇文章,其中被SCI收录15篇,单是以第一作者署名的就有10篇。

  “以宏伟的能力和投入来说,取得这样的成绩是迟早的事情。”朱宏伟的导师、清华大学教授吴德海说。而在朱宏伟自己的日程表中,在《科学》这个量级的刊物上发表论文,应该是明年的安排。

  在很多人看来,28岁的朱宏伟与人们印象中的科研工作者不太一样:每天他按时到实验室上下班,晚上和节假日很少加班。

  “谁说每天要在实验室工作八九个小时才是好学生?”朱宏伟的另一位导师、清华大学徐才录副教授说,“宏伟很勤奋,勤奋在他的脑子处于思考状态,他总是在吸纳各种相关知识。而且,他很善于与同伴合作。”

  话语不多的朱宏伟对“勤奋”有自己的解释:“谁说我不勤奋?当碰到自己感兴趣的题目时,我可以整天整夜地不睡觉。问题是人不可能总处于一种兴奋状态,必须有张有弛。”

  去年5月,朱宏伟着实兴奋了一把。他与同伴用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做单壁碳纳米管。在不停地改变实验参数时,竟然意外合成超长单壁碳纳米管。此前,单壁碳纳米管的长度是微米量级,朱和同伴的实验一下把长度提到厘米量级。

  与人们常见的石墨粉状的单壁碳纳米管不同,朱和同伴的实验成果看似一根头发,足有20厘米长。在电子显微镜下,它看起来不再是一团乱麻,而如同美丽的长发,整齐有序。

  经过两个月的论证之后,朱把整理出来的文章投给著名的英国《自然》杂志。这家素以90%退稿率闻名的杂志,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就决定送审。一个月后,《自然》杂志建议朱宏伟再详细阐述这项发现。

  由于条件有限,朱宏伟开始与美国朋友合作,双方同时展开新的实验。今年3月22日,《科学》杂志接受了他们的论文。

  “合作太重要了!在科学研究趋向合作的今天,交叉学科迅猛发展,单凭个人能力很难实现突破。与同学合作,与老师合作,我们在合作中不断学习和前进。”朱宏伟总结这次成功的经验。

  “你不觉得科学工作很枯燥吗?”记者问了一个大众化的问题。

  朱宏伟一脸诧异:“我倒觉得你们的工作很枯燥呢!”虽然文学工作曾经是朱宏伟做本科生时的梦想,可纳米的世界如此美丽,总能给他带来不同的感受。

  朱宏伟对未来有自己的日程表。对他而言,这次“淘金”已成过去,新领域在向他招手。“以前的博士生搞的研究一毕业就结束,我不想放弃,准备继续做工艺转化。”(中国青年报 原春琳)

(编辑:英子来源:)